導航:首頁 > 閱讀排行 > 寫小說常用詞語加解釋

寫小說常用詞語加解釋

發布時間:2021-02-11 02:53:00

『壹』 寫小說常用到的句子,詞語,跟神情描述動作描述之類的越多越好

1.沉著 沉靜 沉穩 安詳 嬌憨
傲慢 愧疚 驚慌 慌亂 恐慌
沉思 莊重 鎮定 懇切 羞澀
羞愧 憨厚 誠摯 沮喪 詫異
躊躇 驚訝 疲憊 靦腆 出神
2.大驚小怪 大驚失色 大惑不解 從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無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目瞪口呆 處之泰然 半信半疑 畢恭畢敬 自言自語 喃喃自語 全神貫注 興致勃勃 興高采烈 呆若木雞 將信將疑 含情脈脈 坐卧不安 悵然若失 忸怩作態 沒精打采 沉吟不決 張口結舌 張皇失措 遲疑不決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啞然失笑 幸災樂禍 若無其事
3.十字路邊有一個老婦人,略微有些駝背,胖胖的身軀,費力地打著傘在空曠的路上艱難地行走。狂風夾著大雨撲面而來,她使勁向前躬著身子,抓緊傘,進一步,退半步,踉踉蹌蹌地向前走著。

『貳』 寫小說常用的詞語請按我所列舉的給出一些

焦慮,不安,擔心,揪心,緊張,狂妄,憤怒,憤慨,憤恨,悲哀,哀痛,傷感,驚訝,驚愕畏懼,驚嚇,厭惡,希望,盼望,高興,開心,慾望.....急躁,安靜,安逸,肅穆,冷漠,平穩,

『叄』 小說的常用詞語

你……讓人抄無語。
那人很帥襲:英俊瀟灑,俊眼修美,風度翩翩,冷若冰霜,(眼睛)寒若深潭,聰慧睿智,俠骨柔情,玉樹臨風,長身玉立,腰背筆直(這個詞不好聽,但放進去會有種軍人的鐵血感覺)
女主角:(身材)玲瓏浮凸,媚眼流波,顧盼生姿,清純靚麗,清秀,清妍,干凈,出水芙蓉,白衣勝雪,眉目如畫,清逸出塵,宛如謫仙,忠貞傲骨,剛烈,冰肌玉骨,唇紅齒白,冰雪聰明,弱柳扶風,媚骨天成,雪膚花貌
文學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積累...這過程很長..急不來
而且還要看「天賦」,有些人天生對這絕緣,難度就更大了
如果你覺得在這方面還好,就慢慢培養吧。
至於你要寫小說(不是快餐類的吧??),韓寒那些個畢竟難得一見,套用學校老師的話,多看多讀多寫

『肆』 求一些寫小說常用詞語

如果是常用的,是不是出現頻繁的?
出現頻繁的,是不是重復的?
寫作這東西,就是一個積累和沉澱的過程。
沒有一個積累,是沒有結果的。
倒不如讓一切結束在開始之前。

『伍』 寫小說需要的用詞一些必備

完全臨場發揮,不同類型的用詞不一樣
武俠的,用詞多一點,言情的,哲理詩句多一點。穿越的,完全用不到!

『陸』 關於文學的詞語 10個 加解釋

詩: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

魏晉風骨:指建安詩人繼承《詩經》及漢樂府優秀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一方面在詩篇中真實地描寫漢末的大動亂、大分裂, 表現對民生疾苦的關切;同時又在詩歌中抒發一己欲在天下建立偉業的雄心壯志。

婉約派: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豪放派:豪放派為中國宋詞流派。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

新月社:新月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影響較大的一個文學社團,它於1923年成立於北京,是五四以來最大的以探索新詩理論與新詩創作為主的文學社團。

花間詞派: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

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於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

頂真:上句結尾的詞語做下句的開頭,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連續兩次都用上,使相鄰的語句、片斷、章節首尾頂接,蟬聯而下.

排比: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 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片語(主謂/動賓)或句子並排,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詞語】:寓言
【釋義】: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作品多用假託的故事或擬人的手法表達一定的諷喻意義,說明某種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植物。結構一般較簡單。

【詞語】:典故
【釋義】:①典章和掌故:熟於朝廷典故。②詩文中引用古書里的故事或語句:稼軒作詞多用典故。

【詞語】:原型
【釋義】:1.原來的類型或模型,特指文學藝術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

【詞語】:黑色幽默
【釋義】: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文學流派,對充滿矛盾的荒謬的社會現實進行無奈、苦澀的冷嘲熱諷。後也指這種無奈、苦澀的表現風格。

【詞語】:古典主義
【釋義】:西歐文學藝術上的一個流派,盛行於17世紀,延續到18世紀後期。主要特點是模仿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尊重傳統,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簡潔,表現出反宗教權威的精神。但由於模擬多,創造少,不能反映現實。

【詞語】:存在主義
【釋義】:現代西方哲學學說和流派之一。把存在當作哲學的對象,認為個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發點。代表人物有海德格爾、薩特等。這一學說對現代西方社會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藝方面,影響很大。

【詞語】:形式主義
【釋義】:給予形而上學的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種哲學。

【詞語】:反諷
【釋義】:從反面諷刺;用反語進行諷刺:文章中充滿了強烈的~意味。

【詞語】:暗喻
【釋義】:1.修辭用語。常用"是"、"成了"等聯系本體、喻體,表示相等關系的一種修辭格。 2.暗中曉示。

【詞語】:現代主義
【釋義】:也稱「現代派」或「先鋒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西方國家出現的各種不同於傳統的文藝思潮與流派的總稱。包括新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荒誕派等。主張以非理性原則主宰創作過程,開掘人類的內心世界,表現潛意識、夢幻、性本能,以反傳統的姿態標新立異。

【詞語】:自然主義
【釋義】:19世紀中後期出現在法國的一種創作傾向。著重描寫現實生活的個別現象和瑣碎細節,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實,並企圖用自然科學規律特別是生物學規律解釋人和社會。代表作家有龔古爾兄弟。左拉的作品中也有較多的自然主義成分。

【詞語】:新古典主義藝術
【釋義】:18世紀50年代至19世紀初流行於西歐的美術樣式。它力求恢復古典美術(主要指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傳統,追求古典式的寧靜,重視素描,強調理性。代表人物有法國畫家大衛、安格爾等。

【詞語】:現實主義
【釋義】: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詞語】:浪漫主義
【釋義】:文學藝術上的一種創作方法,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浪漫主義有幾種類型,如消極的浪漫主義和積極的浪漫主義。前者粉飾現實或留戀過去;後者能突破現狀,預示事物發展的方向。

【詞語】:象徵主義
【釋義】:1.十九世紀末葉在法國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其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現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形成某種"意象",即所謂"象徵"。法國象徵派詩人以馬拉美、魏爾倫等為代表;戲劇方面以梅特林克為代表;美術方面以摩羅為代表。

『柒』 求小說里的常用詞語、詞句等。

官品各個朝代不同的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這里的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或死後所贈。右都御史是總督的加銜;右副都御史是巡撫的加銜;總督和巡撫是地方最高長官,兼了都御史的頭銜,就可以有彈劾權。這些都是空銜而不是實職。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乾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譽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僅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元代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 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回答者:音花名偵探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1-13 12:00

--------------------------------------------------------------------------------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100% (1) 不好
0% (0)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唐代科舉考試的實質只是上層社會內部的權力再分配,是上層社會中的庶族從豪族手裡分權,遠不是真正的「廣開才路」,在全會社范圍內挑選人才。所謂「為國選才」幾乎只是一句空話。 唐代的科舉考試主要是在社會上層中選拔人才, 中層的都很少,更不用說下層了。
評論者: leo1234 - 童生 一級

--------------------------------------------------------------------------------

亂呀
評論者: joedie4444 - 助理 二級

--------------------------------------------------------------------------------

簡潔些會更好了
評論者: joedie4444 - 魔法學徒 一級

--------------------------------------------------------------------------------

更多>>

其他回答 共 3 條

四書五經
不知道啊,有的人背呀,考一輩子也考不上
普通的?十幾年吧.
科舉害人啊!它是封建統治的工具!!!!1
回答者:himtuipd - 童生 一級 11-13 11:33

--------------------------------------------------------------------------------

科舉簡史

隋朝的科舉情況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後,廣大中小地主的勢力得到加強,要求做官參政的願望也愈加強烈。科舉制度不但能滿足這種願望,而且能更廣泛地發掘、籠絡人才,因此成為政府選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的科舉情況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舉制度開始系統和完善起來。

在政府各級學館學習的生徒和不在學館的普通讀書人都可參加科舉,此外還有現任官員參加的科考等。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科,稍後又開設了制舉和武舉。

考中進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下一步還要經過吏部選試合格,才被授予官職。

宋朝的科舉情況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舉制度有了進一步的變化、發展。

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科、制科、詞科、明經、三史、明法、童子、武舉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進士、明經等科考試一般分為州試、省試、殿試三級。省試、殿試通過以後,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職。

元朝的科舉情況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蒙古統治者實行的科舉制度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色彩。

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行省考試)、會試(禮部考試)、御試(殿試)三級。在鄉試、會試時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數民族只考兩場,而漢人則須考三場。御試時,雖然考生都考策問一道,但前兩種人僅限五百字以上,而漢人必須在千字以上。在考試內容上,漢人的題目也比較難。

明朝的科舉情況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科舉考試以進士科考試最為重要。考生通過縣試和府試後稱為童生,就可以參加進士科的正式考試,考試中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

院試是國家科舉正式考試的最初一級,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院試之後是鄉試,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考試一次,鄉試取中的稱舉人,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會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貢士還要參加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出榜分三甲,其中一甲賜進士及第,就是大家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清朝的科舉情況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科舉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和考試程序。

在清朝,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額外有加科鄉試,叫做恩科。二甲、三甲的進士殿試以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

清朝科舉考試中也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乾隆年間考試內容增加了詩賦,以後院試、鄉試、會試都必須考詩,稱為試帖詩。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
快來一起分享吧~~~

『捌』 小說常用成語一百個並解釋,可以更多,多來點短的,謝

.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並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 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4.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5.安土重遷:並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願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願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7.安時處順:安於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於現狀.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後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10.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後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11.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1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於現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展很快.
15.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比喻惡劣的環境.鮑魚:咸魚;肆:店鋪.
16.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暴:損害.殄:絕.
17.暴虎馮(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暴:徒手搏鬥.馮河:涉水過河.
18.畢其功於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做完.
19.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事業的艱辛.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
20.表裡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21.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22.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聞強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正:記憶;誤:認識)
24.不知所雲: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25.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騖:不敢再來求別的.形容注意力集中於一點.
27.不分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輊.比喻不分高低優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 不講道理.(正:使明白;誤:作比喻)
29.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本詞與「不約而同」區別開來,「不約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的意思,但「不約而同」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
30.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32.不經之談:荒誕無稽的話. (正:正常;誤:經常)
33.不亦樂乎:不也很快樂嗎?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34.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讓人搭理,而是不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明白,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36.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39.不可思議: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40.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1.不刊之論:刊:刪改,修訂.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容易誤用為貶義.
42.不易之論: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不易理解的言論,實為內容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作貶義.
44.不虞之事: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滿足的,後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現一次.
46.不肖子孫:指不能繼承先輩事業或遺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輩.
47.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的客人.速:邀請.
48.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用作謙詞.
49.不孚眾望:沒有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貶義.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襲歷來所認可的事.常可:永久認可的道理和成規.
51.不齒於人類:不能列入人類.意思是不能算人.齒:排列、並列.
52.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易混「不約而同」,只做狀語不做謂語.
53.不逞之徒:指心懷不滿而胡作非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為訓:並非不值得作為教訓,而是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56.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正:對;誤:這樣)
57.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58.不學無術:既沒有學問,又沒有能力.(正:學問;誤:學習)
59.不速之客:沒有邀請而門己來的客人.(正:邀請;誤:迅速)
6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61.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卻意外地遇上了.(正:約定時日;誤:日期)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誤:已經)
63.不可勝數:數都數不盡, 形容極多.(正:盡;誤:勝利)
C
64.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65.滄海橫流:海水四處泛流.比喻時世動盪,社會動亂不安.滄海:大海.
66.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67.察顏觀色:觀察對方臉色,以摸清其真實的意圖.(正:臉色;誤:顏色)
68.差強人意:差:稍微地.原來意思是很能振奮人,現多用來表示比人預想的好一些,還算讓人滿意.容易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69.長治久安:國家長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誤:治理)
70.嘗鼎一膏:膏:切成塊的肉,嘗鼎中的一塊肉,從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71.朝聞夕死:早晨聽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的渴望.
72.陳言務去: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也指寫作時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73.城下之盟:因敵軍兵臨城下而被迫簽訂了屈辱性的和約.
74.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 (正:塞住;誤:充滿)
75.躊躇滿志: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
76.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77.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78.從善如登:登:升高.順從好的就像登高一樣.比喻學好不容易,要花力氣.
79.從井救人:跟著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當,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80.錯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參差不齊而別有情趣.(正:情趣;誤:景緻)
81.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D
82.彈(tan)冠相慶:《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准備做官.後來用「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使用時容易弄錯感情色彩.
83.黨同伐異:跟自己意見相同的就袒護,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加以攻擊.(正:偏袒;誤:黨派)
84.得隴望蜀:比喻人貪得無厭,得到了這個,還想那個.
85.登堂人室:比喻學問、技藝或社會地位已經由淺入深、由低到高,達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時不能只看其表層意思.
86.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87.洞若觀火:形容觀察事物極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樣.
88.獨具慧眼:不可理解為只有一個眼,其實形容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光.
89.囤積居奇:把貨物儲存起來,等待時機高價出售以牟取暴利.(正:儲藏;誤:居住)
E
90.惡(e)衣惡食:粗劣的衣著和食物.
91.耳聞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92.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的貶義.
93.耳濡目染:經常接觸就自然而然受到影響.濡:沾濕;染:沾染.
94.耳根清靜:耳邊根清靜,沒有什麼干擾.形容生活平靜.
95.二三其德:意為三心二意,沒有定準,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F
96.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勞,誇耀自己的才能.(正:炫耀;誤:討伐)
97.罰不當罪:懲罰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指懲罰過輕.(正:相當;誤:應當)
98.翻雲覆雨: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99.繁文縟節:繁瑣的儀式和禮節.(正:儀式;誤:文章)
100.犯而不較:別人觸犯了自己不要計較.

『玖』 寫古代的小說常用的詞語,短語,以及一些常識

官品各個朝代不同的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這里的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或死後所贈。右都御史是總督的加銜;右副都御史是巡撫的加銜;總督和巡撫是地方最高長官,兼了都御史的頭銜,就可以有彈劾權。這些都是空銜而不是實職。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乾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譽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僅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元代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 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回答者:音花名偵探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1-13 12:00

--------------------------------------------------------------------------------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100% (1) 不好
0% (0)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唐代科舉考試的實質只是上層社會內部的權力再分配,是上層社會中的庶族從豪族手裡分權,遠不是真正的「廣開才路」,在全會社范圍內挑選人才。所謂「為國選才」幾乎只是一句空話。 唐代的科舉考試主要是在社會上層中選拔人才, 中層的都很少,更不用說下層了。
評論者: leo1234 - 童生 一級

--------------------------------------------------------------------------------

亂呀
評論者: joedie4444 - 助理 二級

--------------------------------------------------------------------------------

簡潔些會更好了
評論者: joedie4444 - 魔法學徒 一級

--------------------------------------------------------------------------------

更多>>

其他回答 共 3 條

四書五經
不知道啊,有的人背呀,考一輩子也考不上
普通的?十幾年吧.
科舉害人啊!它是封建統治的工具!!!!1
回答者:himtuipd - 童生 一級 11-13 11:33

--------------------------------------------------------------------------------

科舉簡史

隋朝的科舉情況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後,廣大中小地主的勢力得到加強,要求做官參政的願望也愈加強烈。科舉制度不但能滿足這種願望,而且能更廣泛地發掘、籠絡人才,因此成為政府選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的科舉情況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舉制度開始系統和完善起來。

在政府各級學館學習的生徒和不在學館的普通讀書人都可參加科舉,此外還有現任官員參加的科考等。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科,稍後又開設了制舉和武舉。

考中進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下一步還要經過吏部選試合格,才被授予官職。

宋朝的科舉情況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舉制度有了進一步的變化、發展。

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科、制科、詞科、明經、三史、明法、童子、武舉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進士、明經等科考試一般分為州試、省試、殿試三級。省試、殿試通過以後,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職。

元朝的科舉情況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蒙古統治者實行的科舉制度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色彩。

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行省考試)、會試(禮部考試)、御試(殿試)三級。在鄉試、會試時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數民族只考兩場,而漢人則須考三場。御試時,雖然考生都考策問一道,但前兩種人僅限五百字以上,而漢人必須在千字以上。在考試內容上,漢人的題目也比較難。

明朝的科舉情況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科舉考試以進士科考試最為重要。考生通過縣試和府試後稱為童生,就可以參加進士科的正式考試,考試中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

院試是國家科舉正式考試的最初一級,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院試之後是鄉試,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考試一次,鄉試取中的稱舉人,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會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貢士還要參加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出榜分三甲,其中一甲賜進士及第,就是大家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清朝的科舉情況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科舉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和考試程序。

在清朝,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額外有加科鄉試,叫做恩科。二甲、三甲的進士殿試以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

清朝科舉考試中也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乾隆年間考試內容增加了詩賦,以後院試、鄉試、會試都必須考詩,稱為試帖詩。

閱讀全文

與寫小說常用詞語加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作者戰車 瀏覽:787
赴宴小說閱讀 瀏覽:920
重生變成雷克斯的小說 瀏覽:269
偽偽娘小說推薦 瀏覽:297
日本好看的名著小說 瀏覽:410
小說酒名字大全 瀏覽:328
穿越小說璃王齊王 瀏覽:465
網站寫小說賺錢 瀏覽:897
作者夜色傾城小說百度雲 瀏覽:780
幽谷百合小說閱讀 瀏覽:791
敦敬明小說人物名字 瀏覽:378
同人小說喊山 瀏覽:933
小說誰的青春不荒唐作者林夕 瀏覽:597
男主角叫逸凡的小說 瀏覽:802
17年小說推薦 瀏覽:710
好看不出名的小說推薦 瀏覽:337
燕歸巢穿越小說花輕言 瀏覽:704
立偉小說人物 瀏覽:943
傅少弦夏雲熙小說叫什麼名字 瀏覽:203
作者小暴小說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