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阅读排行 > 中国旧小说考证阅读

中国旧小说考证阅读

发布时间:2021-02-12 11:11:46

⑴ 我想要五四时代作家胡适的作品

http://ke..com/view/2010.html?wtp=tt

⑵ 中国文学史的古代小说都收录在哪个书丛里。

《歧路灯》梗概:明嘉年间,河南开封贡生谭忠弼,为人端正谨慎,家教甚严。忠弼临终留其子绍闻八字:用心读书,亲近为人。同辈子弟,有夏鼎、张绳祖、管贻安、盛希侨等人浮华浪荡。谭忠弼既故,处长来引诱,闻因无约束而从之。五人结拜兄弟,同吃共赌。绍闻渐染恶习。几人开赌场,窝土娼,宠爱娈童,私铸银钱。绍闻陷于泥沼,入狱候审。家人倾家荡产,使得出狱,为偿债,绍闻伐尽祖坟林木,备尝辛酸,终迷途知返,立志悔过。年至不惑,潜心攻读,后得授知县。绍闻常以平生遭遇戒其子篑初,篑初随父读书,考场屡捷。后钦点翰林,重振家事。

《歧路灯》清代长篇白话小说,警世稀品。清代李海观作。一百零八回。李海观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宋寨村。该书叙述书香门第子弟谭绍闻堕落败家,又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对封建社会的吏治、教育和当时市井社会的世态人情、风习流俗有广泛生动的描写,但多封建说教。

(清.李绿园著 现藏于南京图书馆)人生在世,立于成败两端,而成败之由,全在少年时候分路,资历或敦厚或浅薄,气质或安详或轻飘,往来或正经孤党等等,由此引出歧路一盏,照世间迷路人。

与《儒林外史》、《红楼梦》大致同时问世于清乾隆年间,由豫人李绿园创作的

长篇小说《歧路灯》,洋洋70余万言,108回,在当时说部之林独树一帜。但是,此

书脱稿后,直至20世纪20年代,都以钞本形式在河南乡村流传,知者寥寥,并未引起

读者及学界的注意。本世纪20年代起,《歧路灯》始有印本出现,才开始了对之真正

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本文拟对本世纪20年代以来80年间《歧路灯》研究作一回顾,供《歧路灯》爱好

者与研究者参考,并希望对《歧路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帮助。

1

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蒋瑞藻的《小说考证》,其卷八著录《歧路灯》一则,

引《阙名笔记》云:

吾乡前辈李绿园先生所撰《歧路灯》120回,虽纯从《红楼梦》脱胎,然描写人

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惜其后代零落,同时亲旧,又无轻财好义之人为之刊

行,遂使有益世道之大文章,仅留三五部抄本于穷乡僻壤间,此亦一大憾事也。

这是本世纪见知的最早的有关《歧路灯》的记载。其所谓“纯从《红楼梦》脱胎

”,当然是没有根据的,至于《歧路灯》之所以流传不广,其原因也不在于无人为之

刊行。但是,这段著录文字至少说明,学者已对这部小说发生了兴趣。30年代,孙楷

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歧路灯》,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亦转录了《小

说考证》的材料。

1924年,洛阳清义堂将《歧路灯》石印行世,共105回,前有杨懋生《序》及张

青莲《跋》,对李绿园及其《歧路灯》作了介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歧路灯

》成书以来的第一个印本,在《歧路灯》流传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正如张青莲

《跋》中所言:“冗务匆匆,未及校勘,仅依原本,未免以讹传讹。”因此书中亥豕

鲁鱼,随处可见,加之印数不多,流传仍是不广。1927年,北京朴社(景山书社)开

始排印出版冯友兰、冯沅君兄妹的校点本,可惜只印行了第一册26回,未见下文。朴

社排印本前冠有冯友兰写的一篇长序,对《歧路灯》的思想内容及艺术上的得失作了

全面的评价。冯友兰《序》中说:“《歧路灯》的道学气太重,的确是一个大毛病。

幸而李绿园在书中所写的,大部分是在上述‘此义’之反面……他那一管道学先生的

笔,颇有描写事物的能力,其中并且含有许多刺。”冯友兰对《歧路灯》所描写的当

时社会生活的种种情况均作了比较公允客观的评论,非常欣赏小说的语言(尤其是河

南方言)运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的成就。同年,冯友兰还辑成《李绿园公诗钞》;

朴社排印本前还有董作宾写的《李绿园传略》,对李绿园的生卒年及年谱作了初步考

证与整理。冯、董所作的两篇文章,可以说是近八十年来最早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李绿

园与《歧路灯》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由于印本的问世,给研究者提供了文本上的便利,于是,学界开始有研究论文发

表,但是,有价值的专论不多。其中,值得注意的有郭绍虞与朱自清的文章。郭绍虞

于1928年初在《文学周报》5卷25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介绍歧路灯》的论文,将《

歧路灯》与《红楼梦》、《儒林外史》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歧路灯》亦正有

足以胜过《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者在。”郭绍虞称赞“李绿园竟能于常谈中述至

理,竟能于述至理中使人不觉得是常谈。意清而语不陈,语不陈则意亦不觉得是清庸

了。这实是他的难能处,也即是他的成功处。这种成功,全由于他精锐的思路与隽爽

的笔性,足以驾驭这沉闷的题材”。朱自清于同年年底在《一般》第6卷第4号上发表

了一篇题为《歧路灯》的文章,认为《歧路灯》与《红楼梦》是“中国旧来仅有的两

部可以称为真正‘长篇’的小说”。朱自清的观点与郭绍虞大致相同,尤其对《歧路

灯》在情节结构上取得的成就极为赞赏,指出:“全书滴水不漏,圆如转环,无臃肿

和断续的毛病”,“在结构上它是中国旧来唯一的真正长篇小说。”朱自清在文末说

:“若让我估量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

以并驾齐驱的。”此外,1928年4月23日《大公报·文学副刊》上发表了一篇佚名的

文章《评〈歧路灯〉》,对《歧路灯》的人物塑造、社会生活描写及语言等,大加赞

扬,认为是“写真实主义的上乘”作品。又有徐玉诺,不仅帮助冯友兰搜集有关李绿

园与《歧路灯》的资料,还在1928年11月11日半月刊《明天》1卷4期发表《〈歧路灯

〉及李绿园先生遗事》,在1929年8月14日《明天》3卷8期发表《墙角消夏琐记(其

一)》,在1929年10月16日《明天》2卷10期发表《墙角消夏琐记(其二)》,对《

歧路灯》与李绿园作了考论,肯定《歧路灯》在无意中深刻攻击八股文先生及孔孟之

道的同时,也指出因作者现实生活经验不足而导致小说描写时见空洞的弊端。

郭绍虞与朱自清等人均只读了朴社排印本第一册26回,未及读到全书。他们的观

点,自然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却是代表了当时学界对《歧路灯》的一般看法,是本

世纪《歧路灯》研究早期的有影响的成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洛阳清义堂本印数

过少,朴社排印本未能完成;在此后的四五十年间,尽管有人对《歧路灯》持有很高

的评价,如李敏修于《中州文献汇编·总序》中盛赞《歧路灯》“开近世平民文学之

先声”,但学界很少有人对之作深入、全面的研究,《歧路灯》似乎再次面临被“埋

没”的尴尬境地。

2

直至本世纪60年代,河南学者栾星致力于《歧路灯》钞本的寻访工作,并搜集有

关李绿园与《歧路灯》的研究资料。栾星花十年的精力,于70年代完成了《歧路灯》

的校注工作,并辑成《歧路灯研究资料》一书。由于当时出版不易,一直到1980年,

才由中州书画社(现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歧路灯》栾星校注本,1982年出版了

《歧路灯研究资料》。栾星以清乾隆末年钞本《歧路灯》为原本,参稽他本(见知《

歧路灯》清代钞本、民国过录本及清义堂石印本、朴社排印本共11种),校定全书为

108回,并作注千余条,于俚语、方言、称谓、名物制度及古人、古籍、历史事件、

三教九流行藏等,加以注释,详加考订,颇为精审,予读者以很大的便利。《歧路灯

研究资料》一书分《李绿园传》、《李绿园诗文辑佚》、《歧路灯旧闻钞》三部分,

后有《附录:李绿园〈家训谆言〉81条》。这部书提供了李绿园的家世生平、交游、

著述以及有关《歧路灯》的研究等多方面的宝贵资料,搜罗较为完备,编排亦颇合理

,且详注出处,为研究者所欢迎。

栾星校注本《歧路灯》出版后,立即在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引起热烈反响

,中国大陆的《光明日报》、《文汇报》,台湾的《联合报》,香港的《文汇报》、

《大公报》、《新晚报》等报章,纷纷以《埋没二百多年的古典白话小说〈歧路灯〉

出版》、《一部被埋没二百多年的小说》、《再放光芒的〈歧路灯〉》、《被誉为〈

红楼梦〉以外又一巨著》等标题加以报道,随之,一些学者在各类报纸或学术刊物上

发表研究论文,对《歧路灯》展开热烈讨论。

3

1981年、1982年与1984年,在河南省郑州、洛阳与开封先后召开了三次《歧路灯

》学术讨论会,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82年与1984年分别编辑出版了两部《歧路灯》论

丛,收录了提交前两次学术讨论会的部分论文和一些知名学者的文章。此外,散见于

各类刊物的论文亦为数不少。据不完全统计,自1928年至1983年底,在各类报刊上发

表的有关《歧路灯》的研究论文(含少量报道文章)有110篇左右。这些论文对李绿

园的生平思想、《歧路灯》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如结构、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

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亦有学者对小说中所表达的教育思想作专门研究,或对小说

所反映的清康熙、乾隆时期的开封城市经济、有关戏曲的描写及民俗等作详细的考证

。由于李绿园及《歧路灯》本身思想及内容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者们的研究涉及的

范围亦较广,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这些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认为《歧路灯》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

是一部平庸的作品,根本不能与《儒林外史》相提并论;二是认为《歧路灯》是优秀

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与《儒林外史》在伯仲之间;第三种观点较为平和,认为《歧

路灯》不及《红楼梦》、《儒林外史》这些一流佳作,应属于二流作品,但还是较为

成功的,有其独特的风貌。

持否定观点的,可以蓝翎的文章《“埋没”说质疑》(见《歧路灯论丛(一)》

)为代表。蓝文认为:李绿园的“创作思想的确是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精神的

大倒退,大大发展了开创人情小说的《金瓶梅》本来就有的说教因素的落后面,使‘

人情小说’的发展岔向了歧路”,“《歧路灯》的确要宣传儒家的正统思想,把这种

腐朽的思想看成人生指路的明灯”,“作为文学欣赏的对象,《歧路灯》就相当缺乏

艺术吸引力,能让人愉快的读下去”,“是一部思想平庸艺术平平的古代小说”,与

《醒世姻缘传》一样,“就二者思想的落后和艺术的平庸来看,‘则伯仲之间,各有

短长,难分高下’。它们是同一创作思潮的产物,是‘人情小说’发展过程中一股混

杂着更多的泥沙和腐物的浊流”。其评价之低,在当时的学者中,可能没有第二人。

持肯定观点的,则可以张国光的长篇论文《我国古代的〈教育诗〉与社会风俗画》(

见《歧路灯论丛(一)》)为代表。此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批驳蓝翎的《“埋没”说

质疑》而作,副标题即为《〈歧路灯〉新论兼评〈“埋没”说质疑〉》。张文对蓝文

作了严厉的批驳,并提出了对《歧路灯》的肯定性评价。张文认为“《歧路灯》是一

部值得借鉴的教育小说”,“李绿园不仅是一位小说家,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教育

家”,称赞“《歧路灯》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幅风俗画”,并且指出,《歧路灯》在

艺术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人物描写诸方面均取得出色的成就,认为“作者虽

然主要是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刻划人物,但有时也不排斥浪漫主义”。张文的结论是,

“《歧路灯》是一部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与艺术成就的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在反映

封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暴露当时的魑魅魍魉的丑恶本质的深度方面超过了前者(《红

楼梦》)”。张文建议,对这部“被埋没了二百多年的优秀古典小说”,“做父母的

似可以一读”,“青年人可以一读”,“治文学史的人,更必需读它”,“因为它确

可看作是新发掘出来的一部有价值的古代小说,即使不能与稍后的《红楼梦》并驾齐

驱,但也足以使《儒林外史》相形见绌”。如此高的评价,在当时的学术界也是罕见

的。至于持中间态度的观点,可以任访秋、范宁等人的文章为代表。任访秋在《漫谈

〈歧路灯〉》(见《歧路灯论丛(一)》)一文中认为,“假若把《儒林外史》、《

红楼梦》列为第一流,那么《歧路灯》就不能不属于第二流。因为不论是思想同艺术

,较之前两书都是大有逊色的”,但对《歧路灯》的成就也作了肯定的评价,指出,

“《歧路灯》毕竟是一部长篇巨著,作者社会阅历较深,而各方面的知识也比较丰富

……所以作者对清代中叶的朝章国政,科场惯例,社会风俗……书中凡涉及到的,无

不一丝不苟认真地给以详细的论述与描绘,从而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

识,对于了解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所以,在中国文

学史上是应该给它以一定的地位的”。范宁的《〈歧路灯〉读后感》(见《歧路灯论

丛(二)》)也认为,“《歧路灯》整个思想主题是不高明的,人物塑造也不很成功

,但记录了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思想状况,涉及的生活面相当广阔…

…读者可以从其中看到封建社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间地狱”。实际上,任文与范文

肯定的主要还是在《歧路灯》这部小说的认识价值上,并不同意将之看成为一流佳作



无论是肯定也好,还是否定也好,毕竟反映了学术界对《歧路灯》的关注与热情

,对于李绿园与《歧路灯》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到了80年代后期,这种富于学术气氛的热闹局面渐渐趋于平静,直至今日,虽然中国

大陆学术界还不时有关于李绿园及其《歧路灯》的论文发表,杜贵晨在1992年出版了

著作《李绿园与歧路灯》(辽宁教育出版社),但终究没有形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学术

研究热点。

4

与此同时,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的学术界,对《歧路灯》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

注。当栾星校注本出版后,似乎台湾与香港地区的热情比大陆为高,所给予的评价也

几乎是一致的赞扬与肯定。台湾出版界在80年代至少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歧路灯》

,较之大陆为多。但学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则比较的冷静与平和。如发表于1983年1

月13日台湾《中国时报》王孝廉的《歧路灯的再发现与再评价》一文认为:“这部被

埋没了两百多年的小说是一本相当可读的小说,但充其量只能和另一本类似的小说《

蜃楼志》相等;将它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而为清代三大小说,是有些言

过其实的。”此外,台湾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已有人将《歧路灯》作为研

究对象,撰写学位论文。如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生陈翠芬、辅仁大学中文研

究所硕士生郑在亮(韩国),在1986年与1988年先后以《歧路灯研究》作为学位论文

,获取硕士学位。郑在亮回韩国后,将学位论文陆续发表于本国的《中国小说研究会

报》等刊物,引起了韩国学者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

司出版了吴秀玉的《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一书。吴秀玉热心于此项工作,曾

五次抵豫,二度入黔,搜集资料,访问学者,历五年寒暑,写成了这部30余万言的著

作。全书共分七章,对李绿园的家世、生平事迹、著述及《歧路灯》的流传、写作背

景、思想内容、创作艺术等各方面,作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和探讨,资料之翔实,可

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歧路灯》研究著作。这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歧路灯》

的专著,但在中国大陆似乎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纵观80年来《歧路灯》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学术界,在总体上对《歧路灯》

的评价不高,主要是认为其思想陈腐,道学气浓厚,专于说教,不具备反封建主义的

光辉,但对其在反映生活面之广以及描写方面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情节结构等方

面的成就,仍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在此期间,除了在20年代与80年代曾有过两次《

歧路灯》研究的小高潮外,学者似乎很少有人愿意对之下工夫作一番深入研究,对于

《歧路灯》这样一部有着独特个性的长篇巨著来说,似乎也令人感到有点遗憾;但是

,据说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李延年,在1998年以《歧路灯研究》作为学位论文

,获得博士学位。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来研究李绿园与《歧

路灯》,以推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全面深入与发展。

⑶ 过五关,斩六将的小说考证

不过后人对这“过五关”的历程,却颇有些怀疑。五关中除了第一关“东岭关”是不知名的小地方,后面四处都是历史上真有其地。其中,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汜水关和荥阳都在今河南省荥阳附近;“滑州”并非东汉、三国时候的地名,而是宋朝以后才有的,当时应叫“东郡”,在今河南省濮阳、滑县附近。从地图可以看出,这四个地方基本上是沿着黄河由西向东一字儿排开。其中洛阳、汜水关、荥阳均位于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附近)的西北面,而滑州则位于许昌的东北。
关公从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出发,要前往河北省寻找刘备,直接往北是最近的;考虑到主要渡口在东郡(滑州),那么出门后往北略微偏东一点点,或者绕一些小弯路也正常。然而按照前面对地图的分析,忽略多半是杜撰的东岭关,则关公他老人家从许昌出来后的大致路线是这样的:首先傻乎乎朝着西北方向猛跑,一直跑了数百里,经过中岳嵩山,到了当时已经近乎废墟的洛阳。在洛阳,或许关二哥看见滔滔黄河,猛然醒悟到自己走错了方向,这才改行向东,一路经过汜水关、荥阳,到达东郡渡河。
按照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记载,关羽走出了让人很晕的一条路线,这么一个大大的拐弯,不但浪费了数百里的路程,还平添了不少的麻烦。如果关公是金庸作品中的侠客,那么大可以在中原游历一阵,行侠仗义,顺便到嵩山找少林高僧切磋切磋,然后顺黄河东下。问题在于,当时关二爷是带着不足数十名随从,护送二位嫂子,在随时可能成为敌对的曹操地盘内急速逃难,恐怕不会有这份闲情逸致。
那么,关云长真的是一个路痴么?显然也不大可能。好歹还有向导,还可以问人呢。
因此,唯一的结论,这个傻乎乎的大弯路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上,关羽离开曹操后,只说他径直去与兄长刘备会合。当时曹操的部下有人要发兵追赶关羽,曹操回答:“各为其主,不必追赶了。”留下国士胸怀的一段美事。当然,很可能各地的守兵,也有自行拦截关羽的;关羽或许也经过了一些小规模战斗。不过如《三国演义》描述的“千里走单骑”这样完整的长征多半是没有的。尤其重要的一条,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当时刘备已经被袁绍派遣到汝南附近打游击牵制曹操,因此关羽很可能根本没有到黄河边,而是径直往汝南去了。所谓《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确实是作者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但问题还没有解决。
罗贯中的地理知识,当然不算很好,所以弄错一些地名毫不奇怪。如果他编排关羽的五关行程,是东南西北乱成一团,那么倒很容易理解了。可怪就怪在,这五关中从洛阳到滑州的后四关,恰好又构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精确路线,可谓一丝不苟。只不过出发点放在许昌,就显得整个路线很别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历史上,说书人对文学、文化乃至历史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是源自说书人用的“话本”。 原来,这都是宋元时期说书人惹的祸。 三国历史,早在宋朝时期,便被说书人编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市井中传颂。到了元朝,这些故事进一步丰富,除了《全相评话三国志》书本,还出现了各种关于三国题材的杂剧、民间传说。罗贯中正是在这些杂剧、传说、话本的基础上,改编整理,并修正了一些与历史出入太大的错误,因此得到今天的《三国演义》。而这其中,关云长过五关的故事,历史上并无记载,想来便是宋元民间艺人的原创,然后被罗贯中所引用的了。
然而,宋元艺人一般来说,其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因此其历史知识往往也存在种种缺漏。这些缺漏自然反映在他们创作和整理的三国故事中。例如,在他们的故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定的都城不是历史上的许昌,而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由此,便可以解释关羽过五关这一条。在评话中,关羽从长安拜辞曹操出来后,其目的是前往河北寻找刘备。他沿着黄河南岸由西向东行进,依次经过洛阳、汜水关、荥阳,到达滑州(宋朝时候这个地名已经有了),北渡黄河。整个路线清晰明了,毫无漏洞。可见设计这条过关斩将路线的民间艺人,想必是对照着当时的地图仔细研究了一番的。
然而到了罗贯中手里,他的历史知识自然比民间艺人丰富得多,因此大笔一挥,将“曹操定都长安”这个错误修正为“曹操定都许昌”。都城倒是从陕西移回了河南,可能他又觉得关羽过五关的故事特别精彩,不忍舍弃,于是照搬了过来。这老先生也不想想,你把人家的出发点都给搬了上千里,这路线还能一字不改的照抄么?遗憾的是,罗贯中历史不错,地理却差劲,加上偷工减料,就这么把关公的行程变成了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
关于此事,还有一个旁证。那就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刚刚离开都城,曹操带着众将送别关羽时,两人曾在一座桥上对话,并且有挑袍赠金的故事发生。这座桥,在元朝评话和众多民间传说中,都作“灞陵桥”。众所周知,灞陵(今作“霸陵”)是长安城东的一处地名。元朝评话中关羽既然从长安出发,在灞陵与曹操话别理所当然。而在“毛本”《三国演义》(清朝毛宗岗父子整理后的《三国演义》,也是如今市面上流传最广的版本)中,关羽从许昌出来,与曹操话别时所处的位置,则只含糊地说了“桥上”。最有趣的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嘉靖本》(这个版本在市面上较为少见,比起“毛本”,它从时间上较早,也较为接近罗贯中原著)中,关羽虽从许昌出发,却也是在“灞陵桥”上挑的袍子。但不知道,许昌城外,哪来一座“灞陵桥”?
(编者注:今河南省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有灞陵桥,原名八里桥,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此桥的始建年代无考,据1991年对原桥遗址的挖掘清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应是元、明时代所建,绝非东汉古迹。)
灞陵桥(河南省许昌市西郊)。在民间传说和评话中,是关羽从汉末首都许昌出来后,与曹操话别之处。
罗贯中一时偷懒,不但把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一个大大的漏洞,也让关二爷背负了“路痴”的帽子,真是冤哉枉也。

⑷ 蒋瑞藻《小说考证拾遗》于哪年哪个出版社出版啊

1、《小说考证袭拾遗》蒋瑞藻编
出版社: 古典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57-07-00

2、《小说考证拾遗》蒋瑞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
出版时间:民国13 [1924]

这本书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了,到一些大型公立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找找看,找得到的话可以将它复印下来。

⑸ 求小说目录

中国小说史略 庐隐 晨报附刊 1923:6:21-
9:11
节译支那小说戏曲史概说 达年译 学灯 1927:1:8
小说的略史与历代史家的观念 舒啸 小说世界 8:6 1924
旧史家与小说界之一段缘 甘蛰仙 晨报附刊 1924:12:11
中国小说考源 胡寄尘 小说世界 1:11 1923:3
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 胡寄尘 珊瑚 2:1-5 1933
中国小说之起源 恨水 天津益世报语林 1932:10:20-
22
中国上古小说之雏形(寓言喻词
神话) 张长弓 文艺月报(开封) 1:3 1931
中国古代小说之史与神话之
邂逅 姜亮夫 青年界 4:4 1933:11
小说家出于稗官说 余嘉锡 辅仁学志 6:1,2 1937:6
说部流别 刘永济 学衡 40 1925
中国小说的第一期文学大纲
第十六章 郑振铎 小说月报 16:2 1925:2
中国小说研究 朱悱初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年刊 1 1932:6
中国长篇小说的特色 陈穆如 当代文艺 2:1 1931:7
中国古代小说的国际关系 胡怀琛 世界杂志 1:4 1931:4-9
2:4
中国古代小说之外国资料 胡怀琛 逸经 4 1936:4
论中国旧小说里两个共同地
成份 李长之 大公报文艺副刊 106 1934:9:29
再论中国旧小说里两个共同的
成分 李长之 清华周刊 42:1 1934
中国旧小说中的性道德—质
李长之君 莲生 大公报文艺副刊 106 1934:10:3
佳人才子小说研究 郭昌鹤 文学季刊 1,2 1934:1,4
小说考证 蒋瑞藻 东方杂志 8:1,4 1911:2-
13:7- 1919:3
16:3
小说考证续编 蒋瑞藻 东方杂志 16:8-12 1919:8-12
蒋瑞藻编“小说考证”正误 勰庐 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 82 1937:1:7
小说考微 恨水 北平晨报艺圃
小说丛话 梦生 雅言 1:7 1914:7
小说丛话 成之 中华小说界 4:5,6 1917
中国小说丛考 柳东蟹 小说月报 4:1-11 1913-
6:3-8 1915
小说丛考正误 雪 小说世界 14:7 1926:8
小说丛谈 颠公 文艺杂志(扫叶山房) 1,2
4,5,6
7
小说专名考释 孙楷第 师大月刊 10 1934:3
谈中国小说 俞平伯 小说月报 19:2 1928:2
燕大月刊 1:3,4 1927:12-
1928:1
小说随笔 俞平伯 东方杂志 29:7 1932:12
中国小说概论 盐谷温(日)
著,君左译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谈谈中国的小说 原 北平晨报学园 551 1933:8:7
小说琐记 阿英 太白半月刊 2:5 1935:5
小说琐志 毕树棠 文饭小品 3 1935:4
谈谈中国的小说 原 北平晨报学园 551 1933:8:7
中国小说提要 YK 学灯 1925:5:25
关于小说目录两件 鲁迅 语丝 146
147 1927:8,9
中国通俗小说提要 孙楷第 北平图书馆刊 5:5 1931:10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
编) 檠 剧学月刊 2:6 1933:6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序 黎锦熙 国语周刊 71 1933
新出小说书目二种 大公报文学副刊 274 1933:4:3
泉州旧存小说版刻目录 玉诺 学灯 1925:5:25
大连满铁图书馆所藏中国小说
戏曲目录 马廉 图书馆学季刊 2:4 1928:12
日本最近发见之中国小说 西谛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日本现存戏曲小说类目录 长泽规矩也
(日) 文字同盟 7
日本内阁藏小说戏曲书目 董康 国学(上海大东) 1:4 1927:1
中国小说在日本江户时代流行 长泽规矩也
之一斑 (日)著,钟敬文
秋子译 青年界 10:1 1936:8
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之中国小说
与戏曲 郑振铎 小说月报 18:11 1927:11
中国小说研究 胡怀琛 小说世界 16:13-
25 1927:9-12
中国小说研究 朱悱初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21年校刊 1932:6
小说之研究 李浚昭 津逮季刊 3 1934:1
小说十种 毕树棠 清华周刊 33:9 1930:5
采用公教材料的中国小说 许作新 磐石杂志 2:1 1934:1
汉书艺文志以小说为一家 姚恨石 北京益世 报 1928:9:23
汉魏六朝小说 赵景深 中国文学月刊 1:1 1934:2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
的区别 鲁迅 文学百题 1935:7
苏秦的小说 马伯乐(法)
著,冯承钧译 北平图书馆馆刊 7:6 1933:12
“西京杂记提要”辨证 余嘉锡 国学丛编 1:1 1931:5
“西京杂记”作者版本杂考 微青 时代青年 1:5 1936:9
标点“搜神记”序 胡怀琛 新时代月刊 5:2 1933:8
唐写本世说新书跋尾 刘盼遂 清华学报 2:2 1925:12
“世说新语校笺”叙 刘盼遂 文字同盟 11
“世说新语校笺”凡例 刘盼遂 文字同盟 13
“世说新语”校笺 刘盼遂 国学论丛 1:4 1928:10
小说在唐代的倾向 方世琨 文艺战线 3:1,2 1934
唐人小说在文学上之地位 汪辟疆讲演
章番笔记 读书杂志 1:3 1931:6
读“唐人小说”(汪辟疆编) 任美锷 中国新书月报 1:6,7 1931:6
唐人小说的史学价值 钱卓升 遗族校刊 3:3 1936:7
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 霍世休 文学(上海) 2:6 1934:6
唐代传奇小说 姜亮夫 青年界 4:4 1933:9
唐宋传奇集序例 鲁迅 北新半月刊 1:51,52 1927:10
“游仙窟”解题 山田孝雄(日)
作,谢六逸译 文学周报 8:2 1929:1
关于“游仙窟” 郑振铎 文学周报 8:2 1929:1
“游仙窟”引 高庆丰 文艺战线 3:3 1934
读“游仙窟”(末有马鉴附识) 起明 燕京大学图书馆报 21 1931-
1932
书“虬髯客传”后 孟心史 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 103 1937:6:10
关于“虬髯客传”等等 归晨因 北平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155 1935:5:7
昆仑奴考 吴春晗 现代学生 1:1 1930:10
跋明本“集异记” 王献唐 北平华北日报图书周刊 66 1936:2:3
柳宗元的小说文学 胡寄尘 小说世界 4:1 1923:10
宋元人说部题跋 夏敬观 青鹤 4:3-5 1935:12-
7-14 1936:6
宋人笔记与白话 烟桥 珊瑚 4:6 1934:3
两宋小说史略 含凉 小说世界 13:5 1926:1
宋史中之小说人物考证 含凉 小说世界 13:7 1926:2
白话小说起源考 方欣庵 语历所周刊 5:52 1928:10
白话小说之演进 董鲁安 世界日报附刊(苦果) 1927:6:21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鲁迅 晨报五周年纪念特刊 1924
小说平话起于宋代 颠公 文艺杂志(扫叶山房) 1
宋元话本是怎样发展起来 郑振铎 文学百题 1935:7
宋元话本之研究 黎锦熙 新晨报副刊 1929:8:5
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 孙楷第 学文 1 1930:11
东京梦华录所载说话人的姓名
问题 平伯 清华中国文学会月刊 1:1 1931:4
得胜头回与楔子 沈启无 新苗 7 1936:9
宋人话本 郑振铎 中学生 11 1931:1
宣和遗事考证 汪仲贤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 鲁迅 中学生 12 1931:2
“唐三藏取经诗话”跋 王国维 国学月报专号 2:8,9
10 1927:10
京本通俗小说考评 黎锦熙 努力学报 1:1 1929:9
从俗字的演变上证明京本通俗
小说不是影元写本 李家瑞 大公报图书副刊 86 1935:7:4
“京本通俗小说”与“清平山堂” 东生 小说月报 20:6 1929:6
读“清平山堂话本”笔记 陈云路 国语旬刊 1:12 1929:11
“清平山堂话本”与“雨窗欹枕
集” 马廉 大公报图书副刊 22 1934:4:14
北平图书馆刊 8:2 1934:1
论元刊全相平话五种 西谛 北斗 1:1 1931:9
“雨窗欹枕集” 赵景深 大公报文艺副刊 156 1935:6:16
明代之短篇平话 西谛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明代之通俗短篇小说 马隅卿译 孔德月刊 12 1926:10,11
现存明代小说书刊行者表 长泽规矩也
(日)著
儆欲钞译 中央军校图书月报 18 1935:3
明清二代的平话集 郑振铎 小说月报 22:7,8 1931:7,8
“三言二拍”源流考 孙楷第 北平图书馆刊 5:2 1931:4
“今古奇观”之来源 记者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今古奇观”之来源 菉松 塞魂 1:4 1933:5
英译“今古奇观”和“聊斋” 菽园 人间世 41 1935:12
“西湖”二集所反映的明代社会 阿英 文学(上海) 5:5 1935:11
读“剪灯新话”以后 华狷公 中国新书月报 1:9 1931:8
谈谈“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合
刊本 农泉 中国新书月报 1:10,11 1931:11
剪灯二种 赵景深 文学(上海) 3:1 1934:7
明清小说论 谢无量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明清小说传奇及诗文 陈鸿文 浙江大学文理科学年刊 2
说部中四大奇书述略 宋扶风 民大中国文学系丛刊 1:1 1934:1
“三国志演义”的演化 郑振铎 小说月报 20:10 1929:10
“三国志”全传 杜璟 北平华北日报图书学周刊 8 1931:5:28
三国索隐 陈蝶野 越风 7-11 1936:2-4
“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传通
俗演义” 孙楷第 文史 1:2 1934:6
旧本“三国志演义”板本的调查 马廉 北平图书馆月刊 2:5 1929:5
“说唐传”非罗贯中作 赵景深 青年界 4:4 1933:9
从两唐书校正薛仁贵征东 卫聚贤 前途 3:12 1935:12
残唐五代史演传 赵景深 复旦学报 3 1936:4
“水浒传”诸本 神山闺次(日)
著,张梓生译 小说月报 21:5 1930:5
施耐庵何为作“水浒” 恨水 北京益世报 1926:12:2
在日本东京所见之明本“水浒
传” 孙楷第 学文 5 1932:5
“水浒传”板本录 赵孝孟 读书月刊(北平图书馆) 1:11 1932:8
“水浒传”释词 何仲英 教育杂志 13:6-10 1921:6-10
读何仲英先生的“水浒传”释词 王菩生 教育杂志 13:10 1921:10
“水浒传”之研究 潘力山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水浒传”的研究 李青崖 中国文学月刊 1:3,4 1934:4
“水浒传”的演化 郑振铎 小说月报 20:9 1929:9
“水浒传”新考 胡适 小说月报 20:9 1929:9
胡适“水浒传后考”质疑 朱希祖 天津益世报学术周刊 1939:1:7
“水浒传”七十回古本问题 文华 猛进 33,34
论“水浒传”七十回古本之有无 俞平伯 小说月报 19:4 1928:4
金圣叹与七十回本“水浒传” 周木斋 文学(上海) 3:6 1934:12
金圣叹与七十回“水浒传” 李葳君 新苗 1 1936:5
南宋时之忠义军与“水浒传” 谢兴尧 越风 6 1936:1
“水浒传”与天地会 罗尔纲 大公报史地周刊 9 1934:11:16
太白 1:8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萨孟武 中央时事周报 2:10-17
3:1-3 1933-1934
6-10
读了萨著“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之后 以明 现代 6:2 1935:3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萨孟武著) 李长之 北平晨报学园 947 1936:5:13
“水浒传”所表现的社会意义 王集丛 每月小品 1:1 1935:7
关于“水浒传” 廉君 北平晨报艺圃 1935:3:16,18
读“水浒” 韦涛 人言 1:11 1934:4
“水浒传”新读 高岗 每月小品 1:1 1935:7
水浒地理正误 恨水 世界日报副刊 1928:8:30
9:6,13
20
梁山泊(读“水浒传”杂考之一) 谢兴尧 国闻周报 12:17 1925:5
梁山泊的沿革与形势 谢兴尧 人间世 27 1935:5
水浒故事的演变 李玄伯 猛进 28,29
水浒传双渐赶苏卿故事考 赵万里 北平图书馆月刊 3:1 1929:7
水浒传人物考 谢兴尧 逸经 1 1936:3
宋江考 王正已 师大月刊 6 1933:9
水浒传宋江方腊考 余嘉锡 清华周刊 37:9
10 1932:5
方腊始末考 李玄伯 猛进 24,25
鲁智深的家庭 西谛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武松与其妻贾氏 西谛 小说月报17卷号外 1927:6
水浒诗话 金岳 朔望 8 1933:8
“水浒”西评 语堂 人言 1:4 1934:3
“水浒”的英译本 周其勋 中央日报图书评论周刊 3 1937:6:4
“水浒传”的读书 郑振铎 文学周报 9:3 1929:12
读“水浒后传”杂识 文华 晨报副刊 1924:4:25-
30
“西游记”的演化 郑振铎 文学(上海) 1:4 1933:10
“西游记”考证 胡适 努力周报读书杂志 6 1922
读“西游记考证” 董作宾 努力周报读书杂志 7 1922
供研究西游记者参考 浩川 觉悟 1923:9:25
“西游记”的内容及其比较 阿丁 天地人半月刊 7 1936:6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 陈寅恪 史语所集刊 2:2 1930:8
南曲中的唐僧出世传说 赵景深 艺风 2:12 1934:12
“西游记”民俗文学的价值 赵景深 觉悟 1923:7:5
评“西游记”与“封神” 汾 新晨报 1929:1:1
“西游记”的刺 芳洲 太白 1:9 1935:1
“东游记”之一斑 虞廷 文史 1:1 1934:4
“英烈传” 赵景深 青年界 10:3 1936:10
跋陈眉公“列国志传” 孙楷第 北平图书馆馆刊 4:5 1930:10
“岳传”的演化 郑振铎 文学周报 9:1 1929:11
论 “封神榜” 耳耶 太白 1:3 1934:10
“封神演义”考 顾肇仓 文化与教育 75 1935:12
“封神演义”的作者 张政烺
胡适 独立评论 209 1936:7
“封神演义”的时代及作者问题 幼梧 天津益世报史学 38 1936:9:27
陆西星作封神考 柳存仁 中央日报文史副刊 20-23 1937:4:18,25
5:2,9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
材料 觉明 小说月报 20:1 1929:1
三宝太监下西洋记 赵景深 青年界 9:1 1936:1
谈“金瓶梅词话” 郭源 新 文学(上海) 1:1 1933:7
“金瓶梅词话”中的帮闲人物 张天畴 书报展望 1:7 1936:5
“灯市”(“金瓶梅词话”风俗考之
一) 阿英 新小说 1:1 1935:2
“金瓶梅”版本考 周越然 新文学 1 1935:4
“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
事及其衍变 辰伯 清华周刊 36:45 1931
“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 的故
事及其衍变补记 辰伯 清华周刊 37:9-10 1932
记“清明上河图” 干因 北平晨报艺圃 1934:11:17
19
“金瓶梅” 三行 睿湖 2 1930:10
“金瓶梅”本事考略 许固生 北平晨报学园 772 1935:1:18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
背景 吴晗 文学季刊 1:1 1934:1
“金瓶梅”之意识及技巧 阿丁 天地人半月刊 4 1936:4
异方便净士传灯归元镜三祖实
录及其异本 吴晓铃 中央日报文史副刊 18-20 1937:4:4
11
18
与柳无忌书(论玉娇梨) 毕树棠 清华周刊 32:3 1929:11
“好逑传”之最早的欧译 陈受颐 岭南学报 1:4 1930:9
“宛如约”本事考 任鼐 逸经 25 1937:3
余澹心及其“王翠翘传” 张锡祜 福建文化 3:17 1935:1
历史中的小说 吴晗 文学(上海) 2:6 1934:6
“笑林广记”的来源 赵景深 青年界 5:1 1934:1
“雅谑” 赵景深 青年界 5:3 1934:3
归有光的小说文学 胡怀琛 小说世界 3:1 1923:7
侯方域的小说文学 胡怀琛 小说世界 4:13 1923:12
李笠翁的“闲情偶寄” 张天畴 书报展望 1:4 1936:2
“西青散记”的参考资料 张公量 大公报图书副刊 116 1936:2:6
“西清散记”校后语 旦同 书报展望 1:2 1935:12
绿窗新语 皇都风月主人 艺文杂志 1:2,3 1936:5,6
关于“聊斋” 曦微 文艺战线 3:8 1934
读 “聊斋志异”书后 燕子 文艺战线 3:21-47 1934:8-
48 1935:5
“聊斋文集”的稿本及其价值 罗尔纲 大公报图书副刊 72 1935:3:28
成都刘氏所藏写本“聊斋志
异记” 林名均 人间世 22 1935:2
记“聊斋志异”拾遗 陈荦 人间世 29 1935:6
记“聊斋志异”拾遗 沧波 北平华北日报图书周刊 58-60 1935:12:9
16
23
“聊斋志异”逸编籍 灵和 人间世 33 1935:8
“聊斋”原稿在苏俄 颠公 国闻周刊 11:50 1934:12
钞本“聊斋志异”跋 栾调甫 北平华北日报图书周刊 70 1936:3:2
蒲留仙先生的全部遗著 刘阶平 国闻周刊 10:27 1933:7
聊斋白话韵文引言 马立勋 新晨报副刊 1929:4:11-
13
读“醒世姻缘”传 周振甫 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 17 1933:3:4
评“醒世姻缘传” 民犹 大公报文学副刊 309 1933:12:4
读“儒林外史” 游国恩 觉悟 1924:1:18-
3:4
“儒林外史”对于后来有怎样的
影响 吴文祺 文学百题 1935:7
红楼梦” “水浒” “儒林外史”的
奇辱 沈雁冰 学灯 1924:4:7
“石头记”底风格与作者态度 俞平伯 学林 1:3 1921:11
“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 蔡子民 晨报附刊 1922:2:21
“红楼梦索隐”提要 王梦阮 中华小说界 1:6
“饮水词”与“红楼”之关系及其
文艺 陈铨 清华周刊 314 1924:5
读“饮水词”联想到“红楼梦” 慎仪 天津益世报说苑 1937:3:16
17
各家关于“红楼梦”之解释的比
较和批评 怡墅 南开双周 2:3 1928:10
跋“红楼梦考证” 胡适 努力周报 1 1922
评“胡适红楼梦考证” 黄乃 秋学衡 38 1925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 胡适 新月 1:1 1928:3
“红楼梦”的本子问题质胡适之 容庚 北京大学研究所 5,6,9
俞平伯先生 国学门周刊 11 1925:11,12
后三十回的“红楼梦” 俞平伯 小说月报 13:7 1922:7
后四十回的“红楼梦” 俞平伯 小说月报 13:7 1922:7
高作后四十回底批评 俞平伯 小说月报 13:8 1922:8
高鹗续作“红楼梦”之新发现 露明 文学周报 4 1927:8
“兰墅文存”与“石头记” 奉宽 北大学生 1:4 1931:3
“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的成
书时代 大白 觉悟 1924:3:3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均曹雪芹
作 宋孔显 青年界 7:5 1935:5
修正“红楼梦辨”的一楔子 平伯 语丝 11 1925:1
“红楼梦辨”的修正 俞平伯 现代评论 9 1925:2
关于“红楼梦” 俞平伯 京报副刊 1925:1:19
给俞平伯先生的一封信(关于
“红楼梦辨”) 延龄 京报副刊 1925:1:25
答延龄先生的信 平伯 京报副刊 1925:1:29
唐六如与林黛玉 俞平伯 学灯 1923:1:1
“红楼梦”的地点问题 李玄伯 猛进 8 1925:4
再论“红楼梦”及其地点 李玄伯 猛进 12
再说“红楼梦”的地点问题 刘大杰 晨报副刊 1925:5:11
“红楼梦”的地点问题并致俞君
平伯 刘大杰 晨报副刊 1925:4:20
“红楼梦”地点考 ?? 北平晨报艺圃 1936:4,5
大观园源流辨 藏云 大公报文艺副刊 160 1935:7:14
红楼杂谈(大观园在什刹海前海
问题的讨论) 曼尼 北平华北日报咖啡座 623 1936:8:29
“红楼梦”里重要问题的讨论及
其艺术上的批评 刘大杰 晨报七周增刊 1926:10
“红楼梦”新评 佩之 小说月报 11:67 1920:67
“红楼梦”评 铁雪 北京益世报 1926:6:21
7:1
评“红楼梦” 余剑秋 小文章 1 1935:4
“红楼梦”批评 李长之 清华周刊 39:17 1933:3-4
“红楼梦”重要人物的分析 李辰冬 北平晨报学园 814 1935:5 :24
28
30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价值 李辰冬 国闻周报 11:47 1934:11
48 12
“红楼梦”的世界 李辰冬 北平晨报学园 774 1935:1:24
775 25
777 2:1
“红楼梦辩证”的再认识 李辰冬 光明 3:1 1937:6
论“红楼梦辩证”的认识 钱亚新 光明 3:3 1937:7
“红楼梦”前三回结构的研究 虚白 青鹤 1:4 1933:1
“红楼梦”结构研究 曾虚白 青鹤 1:4 1933:1
“红楼梦”之结构 王家棫 光华大学半月刊 2:4 1933:11
“红楼梦”的背景 王家棫 光华大学半月刊 2:6 1934:3
“红楼梦”之思想 王家棫 光华大学半月刊 2:3 1933:11
跋今本“红楼梦”第一回 素痴 大公报图书副刊 17 1934:3:10
“红楼梦”大事年表 易俊元 益世报 1929: 4:14
8:12
“红楼梦”年月摘疑 蔡锦远 中国文季刊 1:1 1929:8
关于“红楼梦” 樵隐 天津益杨报益智? 1929:1:20
22
红楼说丛 萱慕 北平晨报艺圃 1937:1
“红楼梦”里的西洋物质文明 昌群 贡献旬刊 3:2 1928:6
“红楼梦”里性欲的描写 刘大杰 艺林 1819
曹雪芹目中的“女性美” 淡厂 益世报 1929:6:16
知识与红楼 平沙 觉悟 1924:4:27
“红楼梦”之谜 韩待桁 文艺风景 1:2 1934:7
曹雪芹写死 待桁 文学评论 1:1 1934:8
谈红楼梦中的“早晚” 高寿庵 北平世界日报国语周刊 88 1934:5:27
告研究“红楼梦”者 朱顼 学灯 1924:2:23
读红楼梦剩语 王小隐 新中国(北京) 2 :4-8 1920:4-8
“红楼梦偶说” 李真 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 18 1935:10:3
王际真英译节本“红楼梦”述评 余生 大公报文学副刊 1929:6:17
“镜花缘”与中国神话 沅君 语丝 54 1925
海属“镜花缘”传说辩证 孙佳讯 青年界 4:4 1933:9
关于“女儿国”的考证 张若谷 文学周报 228 1926:6
“镜花缘”和妇女问题 陈望道 女青年月刊 13:3 1934:3
台湾外纪与台湾外志考 黄典诚 厦门大学学报 7 1936:7
“岐路灯”作者李绿园先生 董作宾 中原文化 1,2 1934:2
“岐路灯”与河南方言 晴天 中原文化 5 1934:4
“岐路灯”序 冯友兰 现代评论 6:135 1927:7
“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 李玄伯 猛进 22 1925:7
关于“儿女英雄传” 孙楷第 北平图书馆馆刊 4:6 1930:12
夏二铭与“野叟曝言” 孙楷第 大公报文副 165 1931:3:9
谈“野叟曝言” 悍膂 太白 1:12 1935:3
“野叟曝言”评议 焦木 北平晨报艺圃 1936:2:19
21
“绿野仙踪”的作者 辰伯 清华周刊 36:11 1931
“万花楼” 郑振铎 文学周报 9:4 1929:12
满译“樵史演义”解题 李德启 北平图书馆馆刊 7:2 1933:4
“樵史演义”之发见 傅惜华 逸经 20 1936:12
“樵史通俗演义” 孟森 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 85 1937:1:23
谈包公案 孙楷第 国语旬刊 1:8 1929:10
包案孙谈赘语 魏建功 国语旬刊 1:8 1929:10
包公传说 赵景深 青年界 3:5 1933:7
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
侠五义” 李家瑞 文学季刊 2 1934:4
“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 胡适 现代评论 14:5
与胡适之先生论“三侠五义”书 李玄伯 猛进 9 1925:5
“江湖奇侠传”的评注缘起 于梦梅 通俗图书月刊 1,3 5-7
1:6,10 1934:10
12 1935:4
“江湖奇侠传” 曹聚仁 通俗文化 2:3 1935:8
“平闽十八洞”研究 叶国庆 厦门大学学报 3:1 1935:11
“品花宝鉴”考证 赵景深 逸经 17 1936:11
“花月痕”与其作者 魏子安 水 世界日报副刊 1928:8:2
“花月痕”作者之思想 刘欧波 小说世界 12:13 1925:12
“花月痕”作者 诚斋 北平晨报艺圃 1936:10:20
“花月痕”漫谈 麦亭(日)作
曦微译 文艺战线 3:12,13 1934
“朱砂痣”的作者余治卢 冀野 文学(上海) 5:1 1935:7
“官场现形记”之作者 颉刚 小说月报 15:6 1924:6
“文明小史”(李伯元著) 寒峰 新小说 1:5 1935:6
文芸阁云起轩词与吴趼人小说 陈友琴 文章 1 1935:4
批评“九命奇冤” 正厂 学灯 1924:4:15
评“九命奇冤” 许君 远晨报副刊 1924:12:8
9
“九命奇冤”的本事 罗尔纲 天津益世报史学 35 1936:8:16
“九命奇冤”凶犯穿腮七档案之
发现 罗尔纲 天津益世报史学 43 1936:12:6
“上海游骖录” 阿英 人间世 32 1935:7
拟重印“浮生六记”序 平伯 学灯 1923:10:29
“浮生六记”佚稿辨伪 刘樊 国闻周报 14:6 1937:2
“老残游记”考证 胡涤 中华月报 3:9,12 1935:9-
4:2 1936:2
“老残游记”考证补 胡涤 中华月报 4:4 1936:4
“老残游记”考证 胡涤 中华月报 3:12 1935:12
“老残游记”之作者 颉刚 小说月报 15:3 1924:3
“老残游记”及其二集 赵景深 新小说 2:1 1935:7
“老残游记”二集序 刘铁云 人间世 6,7 1934:6,7
关于秋瑾的一部小说 阿英 人间世 27 1935:5
关于秋瑾与“六月霜” 秋宗章 人间世 33 1935:8
“秋鉴湖秘闻” 樵 北平晨报艺圃 1935:7:20
22
关于 “焚剑记”等(苏曼殊著) 柳无忌 语丝 140 1927:7
林纾翻译的小说该给以怎样的
估价 吴文祺 文学百题 1935:7
庚子事变在小说上的反映 阿英 文学(上海) 5:2 1935:8
丁未年小说界发行书目调查表 觉我 小说林 9 1908:1
绣象小说(李伯之编) 毕树棠 文学(上海) 5:1 1935:7
小说新潮栏宣言 小说月报 11:1 1920:1
中国之下等小说 刘复 太平洋 1:11 1919:4
今日中国之小说界 志希 新潮 1:1 1919:1
最近的中国小说 王统照 星海 1 1924:8
论记叙文中作者的地位并
评现今小说界的文学 丏尊 立达季刊 1:1 1925:6
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 郁达夫 现代 1:2 1932:6
现代中国小说中之几种倾由 稚吾中山 文化教育馆季刊 3:3 1936
一九三六年的小说创作 立波 光明 2:2 1936:12
连环图画小说 茅盾 文学月报 5,6 1932
谈连环图画故事 美 读书生活 1:1 1934:11
中西小说的比较观 李竹年讲
苏宪隆等笔记 国师月刊 5:5 1936:6
中国小说西文译本选录 读书月刊(北平图书馆) 1:12 1935:9

⑹ 胡适精通文史哲,列举他的代表著作。

一生著述丰硕,遍涉文史哲各学科,均有极深造诣。其学术研究和创作主要集中前期,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短篇小说》(翻译)、《先秦名学史》(博士论文、英文)、《国语文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论学近著》、《淮南王书》、《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词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丁文江的传记》、《齐白石年谱》、《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尝试后集》等。以抗战后期到晚年,学术方面主要从事《水经注》的研究。另有颇多时论文字。

胡适作品集:《四十自述》、《胡适文选》、《文学改良刍议》、《问题与主义》、《水诉传与红楼梦》、《贞操问》、《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我们的政治主张》、《西游记考证》、、《海外读书杂记》、《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三百年的女作家》、《说儒》、《神会和尚传》《醒世姻缘考证》、《我们走哪条路》、《白话文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丁文江的传记》、《胡适演讲集》、《尝试集》、《尝试后集》、《胡适选注的诗选》、《胡适选注的词选》、《中国古代哲学史》、《戴东原哲学》、《章实斋先生年谱》、《胡适留学日记》等著作共计30种。

⑺ 和鲁迅同一时间的爱国诗人

鲁迅 - 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周树人(1881年9月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大将。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颀,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国旧小说考证》《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⑻ 蒋瑞藻的个人著作

蒋氏一生短暂,然得其岳父何乃普之助,得以大量购书,专心笔耕,著述盛富回。其行世者有《小说考证答》、《小说技谈》、《新古文辞类纂稿本》,选编李慈铭《越缦堂诗话》、《续杜工部诗话》等,5种共84卷,另有盈尺未刊稿,惜片纸不存,幸其《花朝生笔记》、《花朝生文稿》及《羼提斋丛话》散见于《小说考证》,尚可窥豹一斑。其《小说考证》属称“时年仅二十一”,印行时亦仅“二十五”。该书钩辑了大量小说研究资料,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出版尚早12载(参见《鲁迅故乡的名人》第182页)。

⑼ 洪炳文的代表作品

洪炳文的著述,据所知约有九十余种,内容涉及诗词文赋、经史训诂、乡土史料、农林渔牧、医药卫生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阐发等。特别是他的戏剧作品,数量多,有36部,题材广泛,表现手法新颖。
1. 悬岙猿 叙南明兵部尚书张煌言抗清失败,遁迹于海岛,蓄二猿为警戒,后被叛徒出卖,劝降不成,在杭州凤凰山下从容就义。蒋瑞藻《小说考证》述其本事甚详。全剧分岛栖、诫猿、岛别、归神展墓共5 出。初连载于1906年上海《月月小说》14期,署名祈黄楼主,后以《说部丛书》单行本发行。卷首有陈茗香、梅侬(陈祖绶)题词,并自注云: 梨园弟子此剧已能演习。
2. 警黄钟 叙黄封国因朝政腐败,与胡封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东宫太子发愤自强,打败胡封国取得胜利。全剧共10出,初连载于上海《新小说》1904年917 期,署名祈黄楼主人。卷首有自序益例言。复有上海新小说社排印本。80年代中王起主编的《中国戏曲选》曾收入其中的第7 出“闺侠”。
3. 后南柯 叙槐安国内政失修,国势日弱,邻邦檀萝国欲报千年前战败之仇,率军大举进犯。东宫太子命人寻找淳于 后人,后在淳于毅的励精图治下,终于打败檀萝国。首刊于1905年上海《小说月报》16期,署名洪楝园。本剧原为14出,今各本均只有12出。
以上3 种阿英据以收入《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
4. 秋海棠 写香积国花神秋海棠为富国强民兴办女学,官府以其为异党而捕其入狱,复以莫须有罪名将其秘密处死。最后由其盟友木兰花神到墓前祭奠作结。全剧分花泪、花判、花吊3 出,初刊于1914年上海《小说月报》1112期,署名悲秋散人,次年由瑞安务本局出版石印单行本。
5. 芙蓉孽 本剧为中国第一部禁烟剧,通过神话形式反映出鸦片对国民的毒害及禁绝的办法。作者在“例言”中说: “鸦片之祸关人事不关天运,即曰劫数,亦当以人力挽回之”,可窥见此剧之宗旨。全剧凡10出,出场人物达30余人。仅有1914年温州公报馆石印本。正文并署“东瓯洪楝园填词,吴县李仲都正谱”。
6. 白桃花 写太平天国将领白承恩率部攻打瑞安,在雷桥误中埋伏牺牲。剧凡3 出,在1916年温州《瓯海潮》周刊连载。署名洪楝园,末附薛钟斗⑻跋语及《白承恩小传》。
7. 水岩宫 叙瑞安民女胡廷相妻陈氏遭倭寇掳掠不屈而死,事本《瑞安县志·烈女传》。作于1899年,现存永嘉乡著会抄本2 册,共22出。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收录此剧。
8. 鞑秦鞭 叙宿将华忠清外出游玩时遇江中浮出秦桧铁像,命仆痛而鞭之。本剧作于1898年,分浮像、感怀、鞑秦、梦圆共4 出。现存温州日新印书馆1911年排印本。剧中由13当角色分派27个出场人物,颇为壮观。
9. 孝廉坊 写宋·仰忻行孝事,本事见《宋史·孝义传》及《永嘉县志》卷16。共3 出,署名洪楝园,刊于1917年《瓯海潮》周刊1517期。
10. 鹿木居 写明崇桢间邹元檄归隐瑞安五云山事。本事见《瑞安县志. 寓贤》。剧仅2 出,刊于1917年《瓯海潮》周刊8 12期,署名洪楝园。
11. 天水碧 演南宋秀王赵与铎在瑞安抗击元兵,城陷坚贞不屈而死。其事邑志不载,《宋史·瀛国公传》中略有提及。共3 出,刊于1916年《瓯海潮》周刊8 11期,署名洪楝园。
12. 吉庆花 演牛郎织女故事,又名《鹊桥会》,注明是“时调新剧”,不分出。刊于1912年上海《小说月报》第7 期。首有例言,详述布景要求,并附手画舞台布景2 幅。唱词为三三四结构的十字句,似是早期京剧。
13. 四弦秋 本剧按白居易《琵琶行》诗意,据蒋士铨同名杂剧改编,注明“歌剧”,不分出,仅有唱词,注云: “讲白用蒋心余太史本”。今存《楝园杂著》油印本。
14. 四时乐 此剧似供弹词班演唱的曲本,无情节,仅有游艺斋主人(小生)夜读无聊,适女扮男妆之申湘兰(贴旦)至,由小生吹笛,贴旦唱洪楝园新作《拟天台仙子寄怀刘阮》【粉蝶儿】一支。仅存抄本。
15. 荆驼憾 剧名下有注: “代北直人述庚子乱后流离情景”,仅生唱【一枝花】,外唱【粉蝶儿】各一支。存抄本。
16. 长生曲 叙南极仙翁会同八仙各持礼物到洪崖仙子洞庆贺生辰,是年洪炳文62岁,系自寿之辞。仅1 出,跋语云: “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其言若自喻,实自嘲也”。今存《楝园杂著》油印本。
17. 信香梦 本剧为怀人之作,作者梦中见仆送信入,拆封视之,乃李仲都所作之《罗阳秋忆》杂剧,亦怀念洪炳文。本剧作于1903年,与李遂贤所作之《罗阳秋忆》合订一册,题名《瓯江酬唱集》,今存油印本。
18. 普天庆 本剧为宣扬君主立宪而作,剧叙书生万年清听到光绪皇帝诏谕立宪,不禁欢呼雀跃,适友人贺中兴来访,二人对唱中备述立宪宗旨及富国强民之道。仅2 出,署“国民敬编”。存抄本。
19. 古殷鉴 本剧据时事编写,叙古巴两党交争而开战,美国总统对古巴进行封锁,欲收渔翁之利。“小引”云: “昔唐太宗云,以古为鉴,可镜得失。诗云: 殷鉴不远。古巴乱事,凡有国之殷鉴也”。本剧之立意明确,系规劝帝党与后党从古巴动乱中汲取教训。全剧分泣留、邻逼2 出,署“保鉴堂主人编”。存抄本。
20. 后怀沙 本剧据时事编写,叙山西人李培仁不满清政府无视国家主权,将山西煤矿让与英国开采,在抗议无望时蹈海而死。仅有惊电1 出,显系未竟之作。署“悼烈主人编”,存抄本。
21. 电球游 本剧系科幻剧,又名《信香重梦》,叙作者与仆乘自己设计之电球至金华,晤吟香居士李仲都,复以催眠术造梦,梦中游历李遂贤所画之园林中,会见蘅芳、忏红二女子题诗唱和。分乘球、园觐、梦回3 出,署“好球子编”。首有自序2 篇,详述对电球原理之设想。存抄本。
22. 三生石 本剧未见,据作者手订之目录中,于剧名下自注22出,林骏⑼有《题洪楝园师<三生石>传奇后》七绝22首,列出详细之出目,据诗意,似是爱情故事。
23. 留云洞 未见,本事不详,目录剧名下注12出。据张震仙⑽日记,云是“写元贞子传道演法事,因有感近日倭人欺凌中朝衰弱,故借此演为传奇,写其牢骚不平之气”。
24. 黑蟾蜍 本剧未见,目录下注4 出。按黑蟾蜍系刘永福黑旗军之旗徽,当写甲午战争时刘永福守台南事。
25. 女中杰 未见,本事不详,目录注明系“时调挑曲类”。
26. 无根兰 未见,目录下注8 出,据陈寿宸、胡调元等人题诗,可知系写南宋遗民郑思肖,宋亡隐居苏州,坐必南向,所画兰草均无根,以寄寓亡之痛。
27. 鸾箫配 未见,剧名下注3 出,是否《列仙传》中吹箫引凤故事,待证。
28. 众香园 未见,剧情不详,目录亦未载。《花信楼词存》收有《众香园忆梦寄怀元真真人,即题本传奇后》【望湘人】词一阙,可见确有此剧。
29. 再来缘 未见,本事不详。目录下注12出,《花信楼词存》收有《自题<再来缘>乐府》【满庭芳】词一阙。
30. 晚节香 本剧未见,目录亦不载,《词存》收有《自题晚节香传奇》【浪淘沙】词一阙,盖写陶渊明辞官隐居事。
31. 孝子亭 目录列于“昆曲拆出类”,剧名下注3 出。按温州市区来福门外旧有孝子亭,系陈宗行孝事,本事见《宋史·孝义传》,疑本剧即演此事。
32. 簪苓记 本剧未见,亦无题咏,本事不详。目录入“昆曲全部类”,剧名下注22出。
33. 怀沙记 本剧未见,目录入“昆曲全部类”,下注6 出。按清人张坚撰有《怀沙记》传奇32出,系《玉燕堂四种》之一,演屈原自沉汨罗江事。
34. 灵琼图 本剧未见,本事不详。目录者凡二见,一入“昆曲拆出类”,下注“2 出未完”; “时调拆出类”下又重出此目,剧名下注“琼函”、“装疯”各一出。以此观之,可能系同一剧本而演唱声腔不同。
35. 清官鉴 目录列为“昆曲拆出类”,下注“审狼”一出,是否中山狼故事,待考。
36. 月球游 本剧未见,目录亦不载。《楝园杂著》中收有作者论文一篇,题作《论中国宜于军械局附设航空学校以备人材而资军用说》,此文最后一段提到: “向蒙撰《月球游》传奇……”,据此可知系科幻戏剧。

阅读全文

与中国旧小说考证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说作者战车 浏览:787
赴宴小说阅读 浏览:920
重生变成雷克斯的小说 浏览:269
伪伪娘小说推荐 浏览:297
日本好看的名著小说 浏览:410
小说酒名字大全 浏览:328
穿越小说璃王齐王 浏览:465
网站写小说赚钱 浏览:897
作者夜色倾城小说百度云 浏览:780
幽谷百合小说阅读 浏览:791
敦敬明小说人物名字 浏览:378
同人小说喊山 浏览:933
小说谁的青春不荒唐作者林夕 浏览:597
男主角叫逸凡的小说 浏览:802
17年小说推荐 浏览:710
好看不出名的小说推荐 浏览:337
燕归巢穿越小说花轻言 浏览:704
立伟小说人物 浏览:943
傅少弦夏云熙小说叫什么名字 浏览:203
作者小暴小说 浏览:214